Trail break. form option
淺談「Trail Brake」
近幾年來由於Drag直線加速的盛行,國內已甚少人會著墨Trail Brake了!如果想順利征服賽道山道,甚至於在越野賽事稱王奪冠,這個動作勢必得做到靈巧熟練的地步。為了滿足或許只是少數的讀者需求,在此筆者就順便「 插花 」一下Trail Brake的理論基礎。在還沒談到Trail Brake之前,就必須先探討一下重心轉移!因為Trail Brake就是利用重心轉移來提高循跡的目的。簡單敘述這個過程,就是入彎前全力煞車減速並完成換檔動作,然後轉動方向盤並含著煞車入彎 ( 所謂左腳煞車也就是用在這地方 ) ,這動作一直持續到Apex彎頂點,一旦過了彎頂點即利用跟趾動作 ( Heel&Toe ) 以很平順的方式,將腳的大部分踩踏力量由煞車踏板轉移到油門踏板上,直道出彎時正好可以大腳油門搶先出彎。
(既已在入彎前完成換檔,那出彎為何還要跟趾呢?)
(彎前全力煞車減速一定是用右腳,延序煞車入彎怎麼可能再換左腳來煞呢)
在此需注意是入彎前的重踩煞車,一定得要又順又重!此時車身一部份重量會急速轉移到前輪 ( 此時車頭容易下沈 ) ,而入彎後持續的煞車減速,會使車重繼續前移而增加前輪的貼地性與循跡性 ( 至於說循跡性是優或劣,就得看輪胎當時的抓地力表現 ) ,至於到達彎頂點附近時,重心轉移的現象便達到極限!此時輪胎的循跡性也是處於最強狀態,之後便慢慢鬆煞車同時緩緩加速,此時切勿大腳油門以避免車頭突然揚起,大幅降低前輪的循跡性。循跡性降低,在直線時會增加輪胎的「 滑移率 」,而在彎道時則造成輪胎所能承受的側向G值降低,以及過彎極限速度的降低 ( 有就是更容易讓前驅車的Under、後驅車的Over ) !若是以數字來表示,0滑移代表輪胎胎面轉/右轉的距離,等於車輛行進的距離,而100﹪滑移則是說轉/右轉方向盤時,此時輪胎並無法改變車身動態,這就代表車輛的直進速度過高!這現象在前驅車就是所謂的「 推頭 」或轉向不足。
所以說不是懂得含煞車入彎,就代表你一定會Trail Brake,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!只要能掌握分寸、熟練活用,除能讓你每戰必勝之外,最重要的是你還能活得很久!
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
Trail break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0 回應:
張貼留言